
▷▷▷
概覽
▷▷▷
▷不知位於何處的木造樓房,頂樓總是覆蓋在雲霧裡,所以弄不清究竟有多少層。
▷這裡的居民們總是自然地出現、又自然地消失。
▷從建築物內側往窗外看的話,會是一片白霧。
▷會隨著天氣的好壞而有明暗變化,夕陽西下時也會變紅,但基本上是看不見太陽的輪廓的。偶爾也能看見雨滴。
▷居民們並不會「想看看窗外」,或許會偶然瞄到,但大部分的狀況下並不會將窗外景色放在心上。
▷雖然如此,晴天時在建築物裡仍有正常的陽光照射感,亮度也是充足的。
▷芳露街裡有大量的▷圖案,尤其出現在走道或各種標示上。
▷有些是印刷、有些是塗鴉、有些是刻痕,有各式各樣的方式。
▷有時候會出現被填滿的▶或是反方向的◁。
▷當圖案與平常不同時,表示該區域的狀態不穩定,滯留可能會引發消失事件,請儘速離開。
▶位於世界之外,即「不真實存在的地方」。
▶芳露街中,每一個樓層都會有一個「房東」,職責是替新到來的人安排住處,以及巡視樓層找到他們。這個職業是由不想離開的人代代相傳的。
想離職的房東必須找到繼任者,離職後的房東要去哪裡或做些什麼,則不受限制。
▶芳露街的環境會根據當下區域裡的人的潛意識而變化為使人感到熟悉的模樣。因此芳露街的建築風格也不是恆常不變的,會雜有各式各樣的樣式。
▶這個變化的方式並不是直接而是間接,任何人的每一個思考都會影響這個世界。
▶也因此,每個人眼裡的芳露街其實會有些微的差距,並不是完全相同的。不過這個差異,受到翻譯現象的影響,不足以造成交談上的障礙。
▶同時,潛意識中的認知,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呈現在外的樣貌。居民會變成自己內心所認同的模樣。
▶總括芳露街的話,可以說成「眼前所見並非真實」。
▶芳露街是由所有居民的世界所整合成的虛假世界。就像被串聯在一起的夢一樣。
▷▷▷
樓層環境
▷▷▷
外界環境
▷芳露街是「出不去」的,居民也很少有這樣的念頭。
▷外側的地面上有一條石板小路,還有許多喊不出名字的雜草。
▷草地會漸漸消失在霧中,離芳露街越遠,迷霧越重,最終伸手不見五指。
▶實際來說,外側包裹著約2公尺的可活動範圍。
▶居民活動時超出這個範圍的話,行動會變得遲鈍甚至倒地不起,或是消失。實際表現則因人而異。
▶互助會偶爾會趕快出去把人拖回來,或是某天會發現倒在外面的人突然出現在街內的某處。
▶如果使用交通工具,雖然能稍微拉長離開的距離,但最後仍然會陷入 昏迷或消失。
▷▷▷
時間與其他
▷芳露街是24小時制的。有點古怪的部分,是所有鐘錶的盤面刻度都是24格。
▷在每個樓層都有掛著月曆可以確認日期。想自己買小日曆放在房間裡也沒問題。
▷曆制是普通的太陽曆。
▷廢棄物的部分,可以將垃圾打包後扔進各樓層設置的大垃圾桶裡。
▶芳露街所使用的貨幣,會被自動改成個人原世界的貨幣名稱與價值。
▶工作所得的酬勞,則介在稍微緊迫-保有餘裕的範疇。
▶由於與潛意識串聯,獲得酬勞的多寡多半與個人認知有關。
▶芳露街的時間,並非線性也並非凍結,而是反應著人的潛意識變成斷斷續續的模樣。因此有些人在芳露街老去,有些人一直沒有變化,有些人變成了自己印象裡的模樣。
▶「一日」的概念仍然存在,跟隨著天色亮暗的節奏行進著。
▶如果在生活環境裡有著時鐘,則是使用24小時制(盤面上有24小時),各處的時鐘顯示的時間是一致的。(也因此只能用「時鐘」來絕對定位當下的時間,體感是不準確的。也可以說在透過時鐘確認時間之前,時間並不存在)
▶日期的狀況與時間相同。確認日月曆的話會出現一個共同的年份與日期,但究竟是幾月幾日,則因人而異。除非出現混亂,否則日期不會倒退。
每個人的時間和日期都有差異,但不會構成溝通上的困難。
▶時間、日期、貨幣等等,都可以當成被翻譯了,並不會因為在這部分的認知不同而產生溝通上的困難。
▶廢棄物會被芳露街吸收。其實就算不打包拿到房間外面,放置在垃圾桶裡的東西偶爾也會自行消失。
▶除了居民以外、芳露街裡的其他生物都是居民潛意識裡所投射出來的投影。
▷▷▷
【進入與離開】
▶芳露街的居民在進入之前,多半有著以下的特徵:
1.心中有著某種強烈的遺憾,多半與人有關,但並沒有限制。
2.在半夢半醒時,其靈魂與芳露街產生共鳴。至於共鳴要如何產生,仍是一團謎。
符合這兩個條件的人,會在芳露街的隨機無人地點清醒。
▶清醒後,會有一份虛假的記憶,關於為何會來到芳露,但這份記憶無法、也不會被深究。大半是就職或旅遊等等,展開一個新生活後在某處迷路。
▶只有活著且擁有足以產生意識和遺憾的生命能與芳露街共鳴。
▶離開芳露街的方式,有兩種:
1.「拋棄」遺憾後離開芳露街。
2.因為某種機緣,「解除」遺憾。
透過第二種方式離開的人非常非常的少。
由於「心懷遺憾」是留在芳露街的條件,於是在遺憾消失的瞬間,「夢」就醒了。
▶離開的人,會清醒在「沒有遺憾」的原本世界。
回到原本世界之後,會遺忘曾經掛心的人、事、物。同時,對芳露街的記憶,會快速的消褪,最終只留下淡淡的印象甚至完全被遺忘,如同一個夢境。
▶回到原本世界的角色,通常會出現在原世界遺憾出現的時間點附近,但仍有相當大的個人差異,無法簡單定論。
▶一般而言,角色待在芳露街的時間如果對應到現實,多半只是一場夢、或許是特別長的夢、極少的狀況會有類似昏迷不醒的狀況。但無論如何,並不會長得對角色在現實裡的身體造成危害。
▶曾經到過芳露街的人們,若再次懷抱遺憾,則可能再次進入芳露街。重新回到芳露街時,從前居住的記憶會再次甦醒。
▶對於在芳露街裡的人們來說,認識的人的消失(離開)就像是朋友暫時離開或是出遠門那樣稀鬆平常。
▷▷▷
【消失】
▶消失的原理/因:
居民的消失多半與其自身的意念有關。
意即,「萬念俱灰」之人容易毫無理由的消失;信念堅定者則不容易。
消失的原理即是自身世界的扭曲。當存活或與人交流的意識淡薄時,其世界與其他世界的共鳴會減弱,最終使自己的世界與其他人剝離。這個現象,有時會無端出現。
但若觸犯到「禁忌」,消失則無可避免。
▶【消失】時的居民會:
被隔離在「只有自己」的芳露街中。
觀察到:
建築物看起來仍然有著什麼人在活動的痕跡。譬如咖啡廳裡燈是亮著,機器也都在運作。熱騰騰的咖啡在桌上,也有報紙雜誌隨意放在桌上,好像被誰在閱讀的翻開,像這樣各處殘留著各種生活的痕跡。偶爾會聽見門被打開的聲音、甚至是腳步聲。
但是就是一個人也沒有。
逆向的三角形會填滿整個建築物,燈光變得更暗。向上的樓梯比向下更常出現。每個房間都能被打開,但都是滿布灰塵的空房間。
感受到:
原本在芳露,想著「差不多五點了吧」的時候去看時間,會是差不多的。
但是消失以後,想著「半小時應該過了」去看的話,可能只過了一分鐘。
在體感上有更多「需要消耗的時間」,有強烈的漫長感。
▶認識的人【消失】而且有察覺到的居民會:
認為那個人失蹤了/總是遇不到以外,不會有其他過強的情緒反應。或許會尋找或與其他人打聽試著找出來,但隨著時間過去,這樣的行為衝動會快速減退。
▶若消失的居民再次出現:
「時間漫長」的感覺被抹去。覺得其他人短暫離開了自己一陣子或是有一陣子遇不到其他人。
但可以透過其他方式(房間的灰塵、植物、居民的狀況)會發現自己度過了比想像長的時間。
這個落差也會被抹去。
▶無論因為什麼而消失,都有可能再次出現。